北京市朝陽區桓興腫瘤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醫聯體醫院

腫瘤??漆t協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科普】血常規檢測不可忽視幾項指標

來源:檢驗科 韓沛沛 發布時間:2020-06-18 瀏覽次數:
字號: + - 14

  “新冠”疫情再次小范圍蔓延,大有抬頭趨勢,嚴重危脅人民健康。白衣天使竭盡所能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現在已然形成全民防控常態化,公眾防控普及化。許多醫院設置了核酸檢測和血常規的初篩,進行病例的排查。但是大家知道一張小小的血常規檢測報告單對常規患者和新冠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哪些參考呢?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實驗室血常規檢測結果為臨床提供了強有力的判斷和診療依據。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 NLR)可用于新冠肺炎重癥發生的預警指標。一張血常規檢驗報告單,它包含著諸多的項目指標。這些指標的變化可以提醒患者的身體出現了何種狀況。那么,如果血常規出現了異常,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51.jpg

  01感 染

  大部分的感染多見于流感、肺炎等,在血常規中常見異常指標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的變化。

  a.白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炎性感染等;減少,常見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放射線或藥物等所致。

  b.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等;減少常見于某些感染(傷寒、病毒)、某些理化因素損害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等。

  c.淋巴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某些急性傳染病、某些慢性感染、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減少常見于放射病及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當血常規中白細胞異常增多數倍或者特別低時,請立即找血液科醫生排除血液系統的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

  02過 敏

  春暖花開的季節里,過敏是特別常見的疾病。在血常規中過敏所需關注的指標是:嗜酸性粒細胞。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高于正常范圍,且有皮膚瘙癢、噴嚏不斷等過敏癥狀,就要首先考慮過敏性疾病。

  當然,不是只有過敏可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其它不常見的疾病,如:寄生蟲病、急性傳染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都可見嗜酸性粒細胞異常。

  03貧 血

  如果一個患者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癥狀,醫生首先懷疑的就是:是否貧血。貧血在血常規中最常見的異常指標是:血紅蛋白。一般以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的95%,作為貧血的診斷標準。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它是由三個原因導致的:攝入不足、吸收障礙、丟失過多。

  需要注意的是:貧血有很多種,醫生要找到原因對癥治療。

  貧血性疾病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04流鼻血

  若出現此癥狀,在血常規的檢查中我們最要關注的是:血小板。

  它若是正常及排除凝血問題,對癥處理即可;若是不正常,則需要到血液科就診。血小板低于50x10^9/L時就需要到醫院就診,低于30x10^9/L則需要到醫院用藥治療及多臥床休息。

  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

  05運 動

  運動量過度時也會造成白細胞數目一過性的偏高,有些朋友在過度運動后去做了檢查,如果還沒有其他任何不適,平時也很健康,對于這種原因引起的血常規異常,大可不必過于擔心。當然,除了以上常見的引起血常規異常的情況外,還有很多其他情況會引起血常規的異常。

  血液在人體全身循環,它儲存了很多的人體健康信息。無論疾病是大是小,無論是一些疾病原因還是非疾病原因,都可能導致血常規的變化,指標變化的范圍及數量也各有不同,尤其一些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血常規中的很多指標都會出現異常。

  疫情尚未過去,公眾仍需謹慎。讓我們和患者一道,以堅強樂觀的意志和科學的防控科普知識作為堅實的防線,共抗疫情,共迎勝利。

  


責任人編輯:醫院辦公室

  • 標簽:
俄罗斯婆娘与英国老头强奸捆绑调教的视频